第39章_“红二代”的仕途路:班底
笔趣阁 > “红二代”的仕途路:班底 > 第39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章

  程文远拿着手机出去了。

  居思源提高了声音:“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,靠干部来贯彻各项政策。干部都成这样了,政策能贯彻好?能落实得好?不可能的。我们的考评是经过市委常委会研究确定的,考评过程也是公正公开的。如果仅仅是考评了,不处理,或者说不处理到位,我们的考评条例就会形同虚设,没有力量。没有力量就是没有执行力,这将是我们搞各项事业的最大敌人。事实上,我们来研究处不处理这三位同志,就是多余。当然,也是出于对这三位同志的保护,和慎重。我的意见是按照条例,处理到位。同时,要将处理结果在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发布,让全市人民都知道,我们的干部双向考评不是走过场,而是动真格的。”

  程文远又拿着手机回来了,嘴角上挂着莫名的笑容,不知是愤怒还是高兴,他重重地坐下来,然后拿起手机,迅速地按动着机键,似乎在删除着什么。

  徐渭达知道,必须出来作决定了。

  作为市委书记,对于常委会的开法,他是熟谙的。对于最后的决定,他也是经常得做的。常委会的会议记录中,除了每个常委的发言外,最后必定单独有一条:书记决定。所谓的书记,这个时候是最能见水平的。其余人可以争,可以吵,甚至可以和稀泥,但你不能。你得态度明朗,得一锤定音。在书记的决定出来后,不同意的只能叫保留意见了。最后时刻,书记就代表着常委会,换言之,书记的决定就是常委们讨论结果的总结,因此,也就代表着所有的常委。

  徐渭达将脑袋支得更高些,人也有些前倾,这是他每每要做决定前必定要出现的动作。接着道:“对于干部双向考评,大家都谈了很好的意见,很好,也很活跃。这个问题讨论还是有必要的,因为涉及到干部,还是要慎重再慎重。综合大家的意见,我谈两点:一、同意按照考评条例,给予后三名且总分低于五十分的三位同志给以处理,建议党内职务不变,行政停职察看半年。二、公开通报批评。”

  居思源没有想到徐渭达会出来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决定,但既然徐渭达已经说出口了,他也不好再坚持,就低着头,没说话。程文远对徐渭达这个决定倒是赞成的,党内职务不变,行政停职察看半年,说白了,等于没有处理。停职察看,半年后再恢复就是了。级别没降,工资没少,就是面子上差点,谁让他成了后三名呢?居思源一直想在江平从整顿干部开始树立自己的权威,这下,你居思源还能说什么?其实,在会议之前,组织部就给程文远报告过双向考评的情况,涉及到的三名干部,也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找过他,。其中一位还是宣传部长尉迟芳的外侄子,另外一位的老父亲以前是市委统战部的常务副部长,都是老熟人,怎么处理得下手?何况人家一不是作风上的问题,二不是经济上的问题,三不是政治上的问题,能有多大问题?给个通报不就得了?应该说,对于居思源的态度,他也有所准备。因此会前,就这件事他同徐渭达交换了下意见。徐渭达自然也不太想搞得太狠。江平这地方能有多大?处理干部,就是通天的大事了。处理了一个人,也许就废了一个人。何况处理干部也许还会带来其它的后果,比如上访,比如突发事件等。省“两会”马上就要开了,徐渭达现在要的就是安静,就是和谐,就是良好的氛围。这个时候,他是不希望因为处理干部而影响到自己的。程文远一说,徐渭达也就同意了,说我会考虑的,干部嘛,还是要以保护为主。

  现在这个结果,不得不让程文远都佩服徐渭达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圆滑。明的是处理了,而且很到位;暗底里,等于没处理,既达到了目的,又确保了平稳。

  会议临结束前,居思源突然提了个人事安排:建议马鸣任市政府副秘书长。这个想法他早已有了,他得有自己的人,马鸣正合适。今天这会,争来争去,几乎成了都有面子的平手。这个时候提这个想法容易通过。而且马鸣在这些与会的领导面前,还都是说得过去的。果然,居思源一提议,大家都不说话,三分钟后徐渭达便定调子了:“我看思源同志的提议很好,请组织部按程序进行。”

  会议结束后,居思源回到政府,马鸣笑着说:“谢谢市长了,我都很意外。”居思源没多说,只说了句:“好好干!工作是第一位的。”然后他便赶往省城。文化一条街的规划已经搞好,本来想到江平来搞个规划研讨会,但专家们忙,他只好带着方天一、华石生和叶秋红、劳力一道到省城来听取专家们的意见,就在省规划设计院召开一个小型的论证会。下午,专家们已经就规划展开了研讨,他过来是想听听最后的论证意见,同时约请这些专家们共进晚餐。

  刚到省城,居思源就接到孙兴东部长的电话,问他在哪,是不是正在省城?居思源说是的,刚刚到,才下高架。

  “那你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。”孙兴东说着就挂了。

  居思源有些忐忑,孙兴东这是明显的发脾气了,只说了几个字就挂电话,而且指明到他办公室,情况应该不是很好。那么,大概是为了什么呢?他仔细地在大脑中搜了搜,是为苏朗朗巡回演出的事?应该不会吧,这事已定在“五四”青年节举办,一切工作都是由文化局承担的。赞助企业赞助的一百二十万元也已经打到了指定账户上。那么,是为人事?应该也不会,省里刚刚批了江平市“两会”新增加候选人,不可能再有其它动作。那么,是……居思源一直没想通,车子已经到了省委了。

  居思源的车前面挂着省委大院的通行证,所以一直开到了办公大楼下。以前,他在宣传时,就在这幢楼的六楼办公。组织部在八楼。再上面是省委办公厅,十二层是书记办公室。他下车上了电梯,正碰上省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叶永。两人也算是老同事了,一见面自然亲热了下。叶永说:“好久不见居市长了,晚上就在宣传部这边吧,给我们一个机会。”

  “我也想,可是不行。晚上在规划院那边陪专家们,这是到兴东部长那儿有点事情汇报。”

  “啊,是不是两会候选人的事?”

  “这……”

  “我下午也听说了。据说怀凯书记还发了火。”

  “什么?有……”

  “你还不知道?唉,听说涉及到你们所报的一个姓叶的候选人,现在到处都是关于她的来信。我们部里也收到了,内容都是一样的。不是举报,而是表扬,把人树得像英雄一般,里面所列举的事情,几乎就是江平市委市政府的事情。”

  “有这事?”居思源身子一震,应该说,省里批准了候选人的名单后,他就没再考虑这个问题了。没想到,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乱子,连怀凯书记都惊动了。那么,徐渭达呢?

  下了电梯,居思源本来想给徐渭达打个电话,想想算了,等看看兴东部长怎么说吧,先得弄清楚情况再定。

  孙兴东见到居思源,伸手就将桌上一大摞信件推给他,“你先看看,这像什么话?啊!”

  居思源打开其中的一封,看了看,里面说叶秋红是江平最有前途最正直最廉洁的干部,是反腐斗士。她曾对吉发强进行过举报。她从不接受任何吃请,还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用于公务招待。很明显,这信是另有目的的。居思源觉得,这明明是借表扬来打击叶秋红。现在的关键是,谁写了这些信呢?为什么要写?

  “兴东部长,出现这事江平市委有责任。但我刚才看了看,这是有人有意为之。就是想通过这种以表扬信的方式,来打击叶秋红。这些信里的很多表扬的话,一看就极不真实。因为极不真实,就容易引起收信者的极大反感,从而影响到对叶秋红的印象。”居思源说着,又翻出一封,道:“你看这个,写叶秋红在防汛时一个人跳到湍急的水流中,摸索着打桩。这就像编故事一般,怎么可信?我认为:这是有人在制造混乱,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