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_“红二代”的仕途路:班底
笔趣阁 > “红二代”的仕途路:班底 > 第9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9章

  “野茶。每年桐山这茶的产量也就两十来斤。”李朴继续道:“桐山是产茶县,但产量一直不高,也没品牌。茶叶经济做不上去。这两年,我们想了些办法,也做了些宣传,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提升,销路也基本上打开来了。现在是老百姓催着政府发展茶叶,今年茶园的面积可望达到两万亩。最近,常委们都分了点,到各地督查茶园建设。搞工业,桐山没基础,我们就搞农业,搞产业化,走桐山自己的路子。”

  “这很对。我们要引导农民,但是不是强迫农民。更重要的是让农民自觉起来。农民自觉了,就不愁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实现不了,也就不愁我们的农村奔小康实现不了。”居思源又喝了口茶,确实是好茶,甚至,他感到比龙井的感觉更好。但是他没说,只是道:“一个地方发展经济必须抓住自身的特色,这就像本和末的关系。丢了本,盲目地发展,到头来很可能就是四不像。桐山的路子是对的,这说明桐山县委的思路是清楚的,也是立足实际的。”

  华石生插话道:“桐山在近五年的县级经济考评中一直处于不太靠前的名次,单纯发展农业,应该是个制约。”

  李朴马上接上了话头:“其实我们也知道工业是发展之本,但是,桐山确实是没有很好的工业资源可以发展。这些年,我们为着发展工业,也做了大量招商引资的工作。结果呢?我们的开支远远大于我们的收益。很多商人来了,吃了喝了看了,然后走了。我们并不是不招商,但我们的招商是立足有我们的特色之上。比如今年,我们就招了一个大商,上海的外贸出口总公司来我们桐山开发一万亩山核桃。这个项目已经在实施,政府也在有限的财力中拿出了三千万进行配套。目前虽然看不出效果,财政收入也没有因这个项目有所增加。但是三年后,山核桃进入产出期,每年可为桐山的老百姓增加收入三到五千万元。政府仅农产品加工环节的税收也可以达到三百万元以上。这样的项目,既富百姓,又富财政,何乐而不为?”

  华石生站了起来,然后又坐下。看得出来,他对李朴的汇报有地着急。现在,各地都在大搞特搞工业,你李朴作为一个县委书记,怎么老是抓着农业这个基础产业不放呢?他想了想,又朝杜世民示意了下,然后起身出来。杜世民跟了出来,在门外,华石生道:“老李怎么了?也搞点新鲜的嘛!思源市长是从科技厅下来的,搞的就是创新,怎么就……唉!”

  “李朴书记这是亮家底子,实事求是。这样吧,等会儿,我再补充一点。”杜世民点了支烟,抽了一口,又灭了,问道:“要不要搞点纪念品?”

  “这个……思源市长才来,你们看着办吧。”

  “好,那好,我与李朴书记商量下。”杜世民往会议室走,走了几步,折回来道:“秘书长,上次我跟您说那事,不知道怎么样了?马上县两会要开,两会前不动,可就……”

  “这个嘛,哈哈,说了,我跟渭达书记也说了。可能近期要动吧。”华石生放低了声音:“不过,单位不一定好。县长嘛,上来也是不太好安排。”

  “单位其实都……关键是桐山这地方呆得太久了,而且,你也看得出来,这里实在是……要说工作没做吧,做了大量的工作。可是就是不出成果啊!地方差,而考评体系又不管这些,只管考你的财政收入,考你的地区生产总值。桐山再干,哪能与流水比?人家流水淌着,也能比我们站着做得好。”

  “不说了,老杜啊,下一步再看嘛,啊!”华石生说着,就拍拍杜世民肩膀。杜世民在桐山干了快二十年,从正科干到正县,确实也是不太容易。江平管辖两个县,两个县却有很大区别。流水县有大型煤矿,还因为地处国道与高速边上,交通区位好,吸引了一大批从江浙转移过来的产业,像水泥厂,机械设备制造业等。流水的财政收入是桐山的五倍,已经超过了十个亿。在这样的两个县工作,自然是有心理的不平衡与落差。当然,这落差也仅仅是领导们的,一般的干部生就是桐山的人,长定的眉毛生成的骨,他是无所谓的。流水的干部出来,与桐山的干部站在一块,一眼就能分出个子丑寅卯。流水的干部,就像流水一样舒展着,而桐山的干部,也都像山核桃一般,皱巴巴的。地理决定心理,心理决定生理也。

  李朴还在讲山核桃,居思源似乎很有些兴趣,在笔记本上记着,不时还抬头与李朴对视一下。李朴停下来,看了下手机,没接。居思源问:“桐山除了山核桃和茶叶,还有哪些能开发的山产资源?”

  “这个很多。比如山楂,一到秋天,漫山遍野都是。山民们采了,却很少拿出去卖。可惜了。还有山野的养殖业。现在我们有一个村,村长以前在外打工,现在回家搞村长,同时租用山场养殖土鸡,效益相当好。江平市场上的土鸡相当数量都是出自这个村的。不过规模还是小,我们下一步准备给他些扶持,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,扩大养殖量,增大销售半径。”李朴说着,脸上竟露出有些憨厚的微笑。居思源心想:这真的是个山区的县委书记,说到山,就激动,就高兴。这样的干部,现在是少之又少了。

  居思源又喝了口茶,野茶的清香持久,醇厚。马鸣过来,用手机示意了一下,居思源拿过手机,看了看号码,然后向李朴点点头,便起身。到了走廊上,他才按了接听键,道:“李书记,我正在底下县里。”

  “啊,好啊,要经常到基层。到基层才能掌握一手的真实的情况。很好!”李南先是官话了一遍,然后道:“工作基本适应了吧?”

  “才开始,谢谢李书记关心。”

  “哈,你会很快行的。年轻人,上手就是快。还有个事,给你招呼下。”

  “啊!”

  “上海的联建公司,前两年在江平搞了个地产项目,可能涉及到用地上有些问题,他们找到我。我说这事我不好干预嘛,是吧。你看看,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,把这事处理了。毕竟人家也是这江平的经济发展嘛,是吧?啊!”

  “这……这样吧,我先了解下情况,然后再给李书记汇报。”

  “那好,好!”

  挂了电话,居思源在走廊上站了会,联建公司他是知道的,在省城也有楼盘。人家说,中国现在跟官场关系最紧密的公司,不是国企,而是房企。房企拿地,是给政府的土地财政增加收入;而房企在一个地方发展,政府在环境上的宽与严,会直接导致项目的成与败。房企也因此与官员之间形成了说不清道不白的关系。这几年,众多官员的腐败,都与房企有关。房企老总所能攀上的领导干部的级别,就像他们所树立起来的房子一样,高度有时令人难以猜测。比如联建,这不就找到了李南书记头上?李南书记能亲自为他们打电话,其中的利害,自然是一目了然了。

  李南书记没说联建在用地上到底有什么问题,只是说在原则许可的范围内解决,这是最大的最有原则性的官话。招呼大了,也没有明确的指示你怎么办,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必须在原则范围内,话语中的机关,甚至比古人穷其一生所研究的墓道机关还更精巧。居思源摇了摇头,回到会议室。李朴正在接一个电话,而且大声地嚷着,见居思源进来,李朴说了句:“回头我再找你!”收了线。然后道:“刚才我汇报了桐山农业的情况,桐山的工业也有,但目前规模不大,我们最大的企业年产值才两点五亿,是水泥厂。其它的企业,产值都在几千万或者几百万甚至更小。财政收入去年是两点二亿,其中国家财政返还资金占到了八千万。桐山发展的步子缓慢,当然,首先我作为班长要检讨,我们的思想不够开拓,工业经济一直滞后。我们实在是找不到好项目,也引不来好企业。桐山离最近的高速一百二十公里,离国道也是一百多公里。交通不便,是制约桐山发展的根本。因此,我们一直呼吁国家在交通发展中,考虑到桐山的特殊性。特别是市里,居市长来了,我们也请求市里将桐山的交通工程列在重要位置。我们别的政策不要,只要好的交通。有了好的交通,桐山的山货就能出去,就能卖大价钱,富民是第一,其次是富财政。民富民,财政自然就会跟着富。”

  “这个思路是正确的。”居思源肯定了句,道:“因地制宜,一直是我们发展的一条基本原则,这个不能随便动。”又问:“世民县长还有补充的吧?”

  “这个……刚才李朴书记已经汇报得很全面了。我就补充一点:我们的工业经济近年来也在努力地有所起色。最近我们正在跟汇源集团谈合作,他们利用我们的山货自然,在桐山开办加工企业。这个项目如果能谈成,年产值可以达到十个亿以上。”

  “现在进展怎么样?”

  “各地竞争得比较激烈。招商就是竞争,我们正在努力。”

  “这样大的项目,而且是依托桐山资源,方向很好,值得下功夫去争取。如果需要市里出面,我们都行。我自己也可以,你们随时说下,我亲自去谈。”居思源正说话,电话又振动了。他没看就直接摁了。然后又继续道:“其它同志……啊”,停了下,他望着华石生:“石生秘书长,说说!”

  华石生其实早做好了说话的准备。市政府秘书长跟市政府秘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虽然名称上仅仅多了一个“长”字,但秘书长是政府领导,秘书是服务领导。华石生也是老资格的秘书长了,他知道在什么山唱什么歌,他把笔记本翻到刚记录的那一页,又用钢笔压好,才开口:“刚才李朴同志和世民同志的汇报,我总体感觉都很全面,而且也客观。桐山有桐山的特点,与其它县区比,有劣势,但也有优势。这优势就是山,就是山产。因此,桐山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,我认为是极其正确的,也是十分有必要的。但是,县域经济的发展,单纯的靠农业是实现不了的,必须走工业化的路子。要有大项目支撑,要不惜一切代价,争取大的项目和大的企业到桐山。富民是一个方面,富县也是必须要走的路。县不富,发展就没有后劲。当然罗,我不是反对开发农业,搞农业产业化。这个,可以更多地发动农民,让他们自己去搞。政府还是得集中精力还大产业,抓大项目,抓大收入。”

  居思源看了看手机,也快十二点了。华石生瞥见居市长在看手机,立即说了句:“时间也不早了,我就不说了。最后请思源市长作指示。”

  居思源扬了扬眉毛,“我没有什么指示。对桐山、对整个江平的情况,我都是刚刚才开始了解。一知半解,是没有发言权的。因此,这次调研目的就是听。刚才李朴同志、世民同志都讲了,石生秘书长也谈了很好的意见,都很好,都很有意义。我这次调研,除了桐山,还有流水,接着下来是三区。最后要召开主要领导的座谈会。如果说有什么指示,就到座谈会上去说吧,不过,桐山也确实给我一个启示,那就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问题。详细地不说了。李朴同志啊,中餐就简单一点,吃过中饭我想去看看山核桃基地。”

  “好,就安排。”

  中餐就在招待所食堂,都是些山区特色菜,清亮,看着就可人。李朴说:“思源市长第一次到桐山,就用家常小菜,不见外吧?”

  “这个最好。这才说明桐山没有把我居思源见外。桐山是革命老区,有优良的传统,根本就是依靠群众,走群众路线。现在你们搞农业产业化,也就是依靠群众嘛!来,我以茶代酒,敬一下桐山班子里的同志。”居思源站起来,举起茶杯,大家也都端着杯子,居思源说:“等山核桃产业搞大了,发展起来了,我来喝酒,好好地敬大家。”

  李朴带头鼓掌,华石生有些奇怪地看了眼。因为不喝酒,饭也就吃得快,不到半小时,中餐结束。华石生问居思源市长中午是不是休息一会儿,居思源说不了,直接到下面去。看完基地,直接到流水。

  山核桃基地离县城近七十公里,都是盘山公路。车子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。刚转过山角,满坡的山核桃树便迎上来,李朴说:“从这山一直往里,是八千亩;另外在其它乡镇零星种植有两千亩。”

  居思源走到一棵山核桃树旁边,树有半人多高了,李朴介绍道:“这是通过嫁接的苗木,三年就可以挂果。这七千亩地,共有三个山核桃种植合作社,两个是本地人牵头的,一个是外地收购户牵头的。树苗由牵头人出一点,老百姓自筹一点,政府也补偿了一点。三个一点,加上合作社提供技术和肥料,农民只管种植和管理,这种产业化比较适合于贫困山区。”

  放眼一望,确实都是大片大片的山核桃林,居思源又往前走了小半里地,两旁山上,一直从山脚到山顶,都是核桃树。他对李朴道:“这不错,就就是绿色银行哪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